Gut Dysbiosis and its Impact on NAFLD: The Role of Probiotics in Modulating the Gut-Liver Axis

腸道菌群失調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響:益生菌在調節腸肝軸中的作用

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(NAFLD)與腸道菌群失調緊密相關,菌群組成不平衡會影響腸道通透性,導致細菌的轉位以及細菌物(如脂多)的釋放進入血液循環,引發肝臟炎症,進而促使NAFLD的發展和進展。

研究方式:

本研究采用嚴謹的選擇過程,重點是確定研究益生菌對NAFLD的影響的研究。進行數據提取和分析以評估益生菌對NAFLD患者肝的影響,特別關注丙氨酸氨基轉移ALT)、天冬氨酸氨基轉移AST)和γ-谷胺轉移GGT)。

研究結果:

選擇的研究全面介紹了益生菌對NAFLD患者肝的影響。分析結果顯示,在益生菌干預後,肝水平出現一致性改善。得注意的是,被廣泛認可的肝損傷標記物—ALTASTGGT,在益生菌補充後顯示出顯著降低。

討論:

I. 腸道菌群失調與NAFLD之間的機制:

A.葡萄糖控制和胰島素抵抗:
  1. 腸道荷爾蒙(如胰高血糖素樣肽-1GLP-1)和胜肽YYPYY))的生受到干擾,影響葡萄糖調節,導致胰島素抵抗和肝臟脂肪的積聚。
  2. 短鏈脂肪酸(如丙酸和丁酸)的生減少,影響葡萄糖和脂肪代謠,進而導致胰島素抵抗和NAFLD

B. 膽汁酸失調:
腸道菌群失調導致原始膽汁酸轉化為次級膽汁酸,破壞膽汁酸組成,影響膽汁酸受體(法尼索德X受體[FXR]和武田G蛋白偶聯受體5 [TGR5])的活化。這種干擾影響葡萄糖和脂肪代謝,進而導致NAFLD

C. 腸道屏障功能障礙:
腸道菌群失調使腸上皮細胞之間的緊密連接變弱,允許有害物質、毒素和促發炎細胞因子的轉位。這觸發免疫反應,導致肝臟炎症和NAFLD

D. 炎症反應和氧化壓力:
腸道菌群失調通過腸道引發細菌轉位,激活Toll樣受體4TLR4),引起炎症和促發炎細胞因子(TNF-αIL-1βIL-6)的釋放。慢性低度炎症破壞胰島素信號傳導,損害脂肪代謝,加劇NAFLD的進展。


II. 益生菌在NAFLD管理中的作用:


A. 恢復腸道微生物平衡:

    1. 益生菌與有害細菌競爭,恢復微生物平衡,緩解腸道菌群失調。
    2. 通過生緊密連接蛋白(如閉鎖蛋白和機門蛋白)增強腸道屏障,減少炎性分子轉位到肝臟。

B. 調節免疫和減少氧化壓力:

    1. 益生菌通過生和分泌抗氧化劑,中和自由基和活性氧物質(ROS),展示抗氧化活性。
    2. 調節免疫反應,通過調節促發炎細胞因子(TNF-αIL-6)和增加抗發炎細胞因子(IL-10)來減輕炎症。 3. 益生菌生的短鏈脂肪酸間接減少肝臟中的氧化壓力和炎症標誌物。

C. 對葡萄糖和脂肪代謝的直接影響:

    1. 益生菌通過促進胰高血糖素樣肽-1GLP-1)的分泌,增加胰島素敏感性,影響葡萄糖平衡。
    2. 益生菌通過減少脂肪酸合成和促進肝臟中脂肪酸氧化,調節脂肪代謝。

D. 膽汁酸平衡:

益生菌調節膽汁酸組成和代謝,恢復平衡,減輕肝臟脂肪積聚。

結論:

益生菌在NAFLD的治療中展示了潛在的療效,可以改善肝水平,減少肝臟脂肪含量,緩解胰島素抵抗。然而,結果的異質性和各亞組中研究的有限數量強調需要謹慎解讀結果。進一步的研究需要確定結論並優化益生菌菌株、劑量和治療持續時間。腸肝軸在NAFLD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,針對腸道菌群失調的干預有望調節腸道微生物組成,改善腸道屏障功能,影響免疫反應、葡萄糖和脂肪代謝,以及膽汁酸平衡。

 

資料來源:

Musazadeh, V., Roshanravan, N., Dehghan, P., & Ahrabi, S. S. (2022). Effect of probiotics on liver enzymes in patients with non-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: An umbrella of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 Frontiers in Nutrition, 9https://doi.org/10.3389/fnut.2022.844242

返回網誌

發表留言

請注意,留言須先通過審核才能發佈。